编修史志,经世致用◆★◆★◆★。一部地方史★■◆★◆,就是一个地方发展变迁的“活化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济南社科院始终把《济南通史》修订工作放在科研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学科特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要求◆◆◆,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周密组织,参与撰写的各位专家学者以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精神■■,钩沉稽古,发微抉隐,反复修改、审校,历时5年★◆,终于完成修订工作并正式出版发行■◆■★◆。
编修通史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历史、启迪智慧、鉴往知来。《济南通史》全景式地呈现了济南近万年的历史,对于今后济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镜鉴作用■★。比如,书中对富有济南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名胜古迹、名人名士、书院、宗教都有浓墨重彩的描述★★★★,对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济南北郊生态变迁的论述,为我们今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又如,对于历史上灾荒的叙述■■★◆★◆、救灾的论述,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灾害的困扰,尤其是今年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博大精深◆■◆◆★。修订出版七卷本《济南通史》是我市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作为我市学术文化领域的精品之作、传世之作◆◆◆◆,对于传承弘扬济南优秀历史文化,推进文化济南建设,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和美誉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是《济南通史》修订本的出版是济南历史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济南历史文化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本书通过史料梳理和理论分析,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济南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研究济南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本次修订大量采用文物考古方面的新资料新观点,认真搜集正史■★◆、野史、方志★◆■、文集■★★◆、笔记等文献资料◆◆★★■,重视收集地方碑刻和考古资料,还注意搜寻相关文献的善本或足本,并与古代文献资料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历史◆★■★◆★、考古、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字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互参照、相互印证,在对济南历史发展进程研究上言之有据,更加具有说服力,开创了地方史编纂工作的新途径,堪称地方史编纂的典范之作。
修订版编纂体例主要由前言◆★◆、通纪◆■◆■■◆、典志、列传等部分构成,突破了学界惯用的章节体■★★★★。“前言◆■★★”概论各个时期济南历史发展演变的总体形势与时代特征★■◆,发挥提纲挈领的总揽功能■◆◆。“通纪■★★★◆”按照时间顺序■◆,精要阐述济南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与史实,并注重揭示济南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典志”以政书体专题阐述济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生态■★◆、教育、民族◆■◆◆◆、宗教等16个专题的详实内容。◆★◆■★■“列传★★■”对济南有代表性的人物立传,揭示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多彩。各部分之间互有侧重和补充,详略处理得当,结构合理,论述清晰,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刻地呈现济南的社会样态和变迁,丰富了济南历史文化内涵。
《济南通史》修订本在充分吸收了史学界十多年来学界研究成果和新刊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初版进行了增益和改进,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体例更加完备,评述更加准确,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从远古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济南地区历史发展的面貌,是一部纵贯济南古今的大型史学专著。其主要创新点和特点体现在六个“新”:
本次修订遵循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不囿于传统,在充分运用新资料新观点的基础上,秉持严谨学风,敢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考★◆★★。比如◆■■★◆■,关于舜耕历山的古史传说以及有关史迹的考证方面,提出了独到的新见解。还有对济南自开商埠的背景★◆★◆■、意义作了进一步挖掘和阐发◆◆■★◆★,对清末新政、开埠和城市近代化的关系作了详尽叙述和分析,还原了开埠的真实历史过程,使得开埠过程的叙述更加有血有肉■★◆,深化了对城市开埠的认识。其他各卷也都根据济南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变迁★■◆■◆,修正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提出新观点,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五是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各位专家认真查阅相关文献史料,及时补充使用考古新发现★■★,吸收研究新成果,精益求精◆◆◆■,确保不出现“硬伤■■◆”。初稿完成后★■■★,为确保文稿质量★■◆,聘请六位国内知名历史学专家集中审读文稿,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各分卷主编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对文稿修改完善■◆■◆★★。之后,文稿清样送交人民出版社审校,经过三次审校,达到了出版的要求。
编纂体例以中国传统通史体例为主,由通纪、典志★★■◆、列传、年表四部分组成,整体结构基本未变★■◆◆,但在内容上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总修改量近三分之一,总字数近100万字★■。
四是加强调度周密组织◆◆■◆◆■。为保证修订工作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工作专班★■★,由科研处和文史所负责具体协调工作进度。先后召开了五次修订工作座谈会、调度会★★,协调解决修订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统一工作进度,使各卷能够协同推进◆◆■◆,步调一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不断有新的发现,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逐渐发现本书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社会各界读者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因此■■■◆★★,重新修订已出版的《济南通史》便提上议事日程◆■■◆。在报请市委领导同意后,济南社会科学院于2015年5月开始启动《济南通史》(七卷本)修订工作。
二是典志部分◆★:论述济南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典章制度,要求“横不缺项”,即对原有缺少的典志加以补充。如,《先秦秦汉卷》增补了交通■■★、生态、学术、宗法■◆■★■、法制、兵制各志,改写了经济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增补了法制■■、生态、民族◆■■、史学四志,重新改写了政区■◆■★◆、教育、宗教三志;《宋金元卷》增写了法制◆◆◆◆★■、生态、交通等志,《明清卷》增补了济南政区与环境、学术、法制、家族等志;《近代卷》增加了自然生态■◆★、法制两志,并对教育志、文学志作了补充★◆◆;《现代卷》也增加了生态和法制两志等。
三是《济南通史》修订本的出版是“文化济南”建设的一件大事◆◆★★★◆,为打造“五个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我们期盼,《济南通史》能够成为传承济南历史文化的精品之作、传世之作,成为弘扬济南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济南”形象和魅力的精美名片◆◆■★◆■。我们相信,《济南通史》的出版,对于推进“文化济南◆■”建设■◆★★◆,促进济南高质量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通纪部分:论述济南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以体现济南历史发展过程、特点及其规律,要求“纵不断线★★”,即重大历史事件不能缺少■★,要加以增补,对原有内容也要作相应的充实和修改★◆。如,《明清卷》增加了移民内容,《近代卷》对济南开埠的历史背景及重大意义作了重点论述等。
三是列传部分◆■★:根据历史人物的具体情况,分为专传、合传、类传和附传四种传记◆★◆■。此次增订★◆■,各卷对历史人物传均有修改和增删◆★◆。如,《现代卷》根据历史实际情况不仅对济南籍人物有所增删,而且对济南历史有较大影响的客籍人物也有所增加■★。非济南籍的历史人物,由于不便破例◆★◆◆■■,列入有关的通纪或典志中。
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社会科学院主持编纂的七卷本《济南通史》,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上起远古,下迄当代,共分7卷★◆◆■■,分别为:《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和《文物考古与山水园林卷》,总计450余万字。《济南通史》系统、全面◆◆、权威地记述了济南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济南历史文化内涵。它的编纂出版标志着济南地方史研究和编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彰显了济南文化自信◆★★★,为济南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对于推动“文化济南◆■◆■”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济南通史》的编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大力支持下,由济南社会科学院主持编纂的六卷本《济南通史》于2008年8月由齐鲁书社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获得学术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修订出版《济南通史》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主任,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和我院领导为副主任、史学界专家学者为成员的修订编纂工作委员会,组织领导《通史》修订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分管部长牵头◆★★◆■■,具体协调和指导修订编纂工作◆■★■★★。
三是详细制定修订工作方案◆■■。为做好《济南通史》(七卷本)修订工作,院党组多次开会研究,制订了详细的修订工作方案◆◆★◆■,编制修订工作内容框架,统一学术规范和体例。确定由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华松牵头具体负责修订工作■■★。
12月4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济南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马军远介绍了《济南通史》出版有关情况■■◆★◆■。
山东作为文物考古大省,济南地区又是文物重点分布区◆■■,重要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考古新资料不仅是对历史文献记载资料不足的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确凿证据修正历史记载的错误。本次修订不仅新增加了《文物考古与山水园林卷》,而且古代各卷大量引用了考古新发现资料,并采纳了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观点,特别是对于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史前时期,主要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济南地区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地方通史编撰工作值得借鉴的。
二是精心挑选修订编纂专家队伍。参与修订工作的专家学者都是国内史学界公认的权威专家。经过多方征求意见,聘请著名学者、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安作璋先生和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华松研究员共同担纲《济南通史》主编。聘请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济南市党史史志研究院、济南社科院等史学界知名专家为各分卷主编■■◆。
六是加大经费投入◆■◆★■★。为保证修订编纂工作顺利完成,我院专门向市财政写出报告列入专项经费★■■,同时争取市委宣传部支持,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支付专家稿酬、出版印刷★★◆、会议等基本费用,保证了修订工作正常需要。
一是《济南通史》修订本的出版是贯彻落实习关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传承弘扬济南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力作。习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济南通史》展现了济南丰厚的历史文化★■◆,深化了济南历史文化内涵,为济南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