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辽宁沈阳,曾贡献了新中国工业史上多项“第一”,新时代新征程上正不断实现新跨越◆◆:
去年9月◆■◆■,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硬岩隧道掘进机★■★★★■“奋进号”,创造了单机掘进26521米的纪录;今年初,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0.235秒“超音速”宽体CT,亮相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览会;今年7月,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四座电电混合动力飞机RX4M在沈阳成功完成首飞……
音乐响起,一只“机械手◆◆■◆■◆”和一名专业演员共同表演■■■,在旋转、托举间上演人机互动■★◆。■◆“这是我们今年新推出的大负载机器人,最多能扛起270公斤的重物★■,动作精度达到毫米级★★■◆◆。■◆◆■”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介绍。
在沈鼓集团◆◆★■★◆,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每年可节约190余万张图纸,叶轮等关键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在北方重工,通过搭建生产大数据平台■◆■,制造周期缩短30%以上……沈阳市推进工业企业上★◆◆◆★“云”用“数”,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沈阳以■★■★■◆“智改数转◆■◆■★★”为抓手■■◆■,实施智能升级项目105个,新培育23个智能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82.8%◆★■★、71.5%。沈阳跻身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入选■◆★■“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制造业发展质效大幅提升。
从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沈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2024年,沈阳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科技型企业突破2.5万家。“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沈阳着力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霍步刚表示★★◆■◆。
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沈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74家、省级275家;通过技术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推动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4年间下降超15%。
走进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药厂区,眼前是凌空架设的全密闭集气管网,空气中闻不到异味。★★◆■◆■“厂区实现全密闭生产环境★■◆★★、统一集气管网。◆■◆◆■”东北制药党委副书记张楠说,★★◆“拿维生素C生产来说◆★◆◆★,通过将各区块甲醇尾气汇集★★◆◆、喷淋、焚烧,有效减少废气排放。”
近年来■■★,沈阳市相继出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专项规划★★,助推制造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2024年,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元,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数量达到5个;沈大工业母机集群■◆◆、沈阳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牢记习殷殷嘱托■■◆■◆◆,沈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攀“高”向“新”逐★★★◆◆★“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3年9月,习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今年1月,习在辽宁考察时指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目前■◆★,新松公司的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去年底,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共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00多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
扫一扫